炎炎夏日,駕車外出時車內空調的使用率極高。大家都知道酒后駕車的危險性與違法性。那么,如果喝酒后在等待代駕的間隙,在車上開空調休息一會,這樣的行為算酒駕嗎?要受處罰嗎?
首先看一下“判定為酒駕”的條件
1、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
2、機動車發生了位移。
因此,酒后在機動車里吹空調,只要保證車輛不發生位移就不算是“酒后駕車”。
但畢竟“瓜田李下”,駕駛人喝酒后坐在駕駛座上,打火就可能被認定為有駕駛車輛或者駕駛車輛的意圖。一旦被公共攝像頭記錄下發生了微微位移,也會被以酒駕或醉駕論處。
因此,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同時也是為他人安全著想,喝多后最好不要進入車內,找個更安全、更穩妥的地方等代駕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如果駕駛人酒后必須要在車上休息,建議到副駕駛或者后排休息。
而對于酒駕
還有這幾個誤區
一定要注意!
↓↓↓
誤區一:酒后可以騎自行車
喝酒后不能駕駛機動車、摩托車很多人知道,但其實,喝酒后,自行車最好也不要騎。酒后駕駛非機動車同樣違反道路安全法,一旦被檢測出來,往往會被處以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
誤區二:酒量大喝得少就沒事
酒駕的認定標準和酒量的大小沒有任何關系。是否構成酒駕,依據是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酒量大的人飲酒后即便神志清醒,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也可能達到酒駕標準。
誤區三:保健品、食品引起的體內酒精超標不算酒駕
不論人體是否以飲酒形式攝入酒精,只要影響駕駛安全,產生危險,就構成了駕駛犯罪。所以用補品、藥品、保健液等引起的體內酒精超標也算危險駕駛犯罪。
誤區四:酒后不上馬路就沒事
在小區內,馬路牙子上等地點飲酒駕駛,經測驗調查后若達到酒駕或醉酒標準,交警也會按照相關法規條例統一處理。
誤區五:多喝水能稀釋酒精濃度
酒精檢測儀檢查的是來自肺部的氣體,而不是口腔里的。采取喝水、抽煙、吃口香糖等方式降低口腔里的酒精含量,都是徒勞。
誤區六:檢測前飲酒逃避處罰
按照相關規定,被現場查獲的當事人為達到逃避刑事追究的目的,在呼氣酒精測試或者提取血樣前飲酒的,同樣以酒駕論處。
誤區七:指使他人酒駕不用擔責
按照相關規定,任何人不得強迫、指使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否則將構成危險駕駛的共同犯罪。指使他人酒駕同樣以酒駕論處!
不“酒駕”,才能”久駕”!安全文明行駛,從每件小事做起,你記住了嗎?